hacker_news_top_comments_2025-10-24

Hacker News 高赞评论 - 2025-10-24

1. Alifatisk 在”特朗普赦免币安创始人”中的新评论

我实在无法理解,怎么会有半数美国人能容忍这个腐败的领导人?他居然明目张胆地搞这种黑帮式的利益交易,可见他有多笃定没人敢出声。

从他这场马戏团般的执政中传递出的信号再清楚不过:只要贿赂到位,你可以为所欲为。

作者: Alifatisk | 发布于: 2025-10-23 20:46


2. 用户neilv在”武装警察因AI将薯片袋误判为武器包围学生”中的新评论

Omnilert事后承认这是”误报”,但坚称系统”按设计运行”,称其宗旨是”通过快速人工验证来优先保障安全与知情权”。

但这套系统凭空制造了这样的场景:一群持枪者被告知某个青少年携带武器。这本身就是系统制造的高度危险局面。

那名青少年还可能因此遭受心理创伤。这同样是不安全的。

值得一提的是,报道中的引述让这个青少年听起来比任何销售或采购该技术产品的人都更显成熟。

作者: neilv | 发布于: 2025-10-23 19:16


3. Havoc在”特朗普赦免被判刑的币安创始人”中的新评论

Coffeezilla关于这件事的视频已经发布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MEJTORMVN4

作者: Havoc | 发布于: 2025-10-23 18:44


4. 用户 cainxinth 在”Claude Memory”中的新评论

我从不使用这类LLM工具,它们本质上就是个固定不变的提示词模板。这些工具反而让我更难优化提示词,也难以追踪输出结果的具体成因。我每次都会精心编写精准的提示词。

另外,我尽量避免通过多次来回对话解决问题。首次生成的回应往往质量最高,因此我每次都力求一次性完成。如果结果不理想,我会调整提示词重新尝试。

作者: cainxinth | 发布于: 2025-10-23 17:50


5. mikeyouse在”美国关闭举报美械外军侵犯人权行为的网站”中的新评论

曾参与起草2011年强制信息收集修正案的参议员莱希前高级助理蒂姆·里泽向BBC表示,网关系统的移除意味着国务院”显然在藐视法律”。

我们正处于非常糟糕的境地…面对唯命是从的国会,事实证明根本不存在任何能约束行政部门的法规。当所有执法职能都依赖行政部门内部的”独立监察长”,而总统可以毫无后果、不受监督地将其全部撤职时,法律实际上已形同虚设。

作者: mikeyouse | 发布于: 2025-10-23 14:35


6. nucleative 在”谷歌将 Immich 网站标记为危险”中的新评论

我们确实需要一部互联网权利法案。谷歌这样的公司权力太大了,可以在没有任何正当程序或申诉渠道的情况下,直接将你的企业从互联网上抹除。

当任何公司控制了某个市场(比如网页浏览器、搜索引擎、电商或社交媒体)的过高份额时,公众的平等使用权就应该从”任意合同”转变为一种”基本权利”。

三十年前,如果商铺和房东闹翻,搬到隔壁就能继续经营。现在要是惹恼了eBay、亚马逊或沃尔玛,你就被全国封杀。如果你是优步、Lyft或Doorash等平台的零工工人,他们的算法判定不再需要你——那就再见吧倒霉蛋!账户直接停用,祝你愉快,并且禁止重新申请。

当前的监管体系和规模经济鼓励市场垄断,赋予这些企业市场准入特权,却未能保护那些被随意抛弃的个体户和小企业。他们被无故驱逐时求助无门,得不到违规解释,更没有透明申诉的机会——这种现状实在令人遗憾。

作者: nucleative | 发布于: 2025-10-23 13:05


7. perihelions在”SpaceX禁用据称被亚洲诈骗中心使用的2500台星链终端”中的新评论

这个标题没有充分体现事件的复杂性——“据称”这个词背后牵扯的是整个缅甸内战。掌权的军方声称试图推翻他们的组织在运营诈骗中心(该组织对此予以否认);而SpaceX这次切断通信的大规模干预,很可能以某种不明确的方式偏袒了其中一方。

美联社写道:”军政府发言人佐敏吞少将周一晚间发表声明,指控反对军方统治的武装民族组织克伦民族联盟高层领导人参与了KK园区的诈骗项目。”克伦民族联盟是”缅甸内战中更大规模武装抵抗运动的一部分”,并”否认参与任何诈骗活动”。

作者: perihelions | 发布于: 2025-10-23 11:37


8. dmoreno 在“谷歌将 Immich 站点标记为危险”中的新评论

上周我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某天早上醒来,发现公司整个网站都无法访问。

谷歌没有任何预警通知,没有留出修复问题的时间,直接就把网站封禁了。

这给我们的客户和用户留下了极差的印象,我们不得不为谷歌检测的误报反复解释。

根据谷歌搜索控制台的报告,问题根源是我们网页邮箱域名的双重跳转(/ -> 收件箱 -> 登录页面)。

我们只好把网页邮箱迁移到其他域名,为保险起见还移除了其中一层跳转,然后客客气气地提交了四次解封申请…整个过程耗时约12小时。期间既没有明确的申诉渠道,也没有进度反馈或解决时限,更没有人为此承担责任。

最糟糕的是这种失控感——自己的业务命脉竟然掌握在与我们毫无关联的第三方手中。对方犯下严重错误,却要由我们来承担客户无法使用平台的后果。

作者: dmoreno | 发布于: 2025-10-23 08:34


9. bayindirh 在“VST3音频插件格式现已开源为MIT协议”中的新评论

雅马哈是一家有着独特企业精神的_老牌_公司,其发展历程也颇为有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6t5F3cb810

这段视频值得一看。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坚持”看!我们在做这件有意思的事,想参与吗?”特质的公司,往往比整天盘算”这么做能赚大钱”的企业存活得更久。后一类公司为了维持生存,常常不惜对自身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损害。

作者: bayindirh | 发布于: 2025-10-23 08:04


10. mastazi 在”VST3音频插件格式现已开源为MIT协议”中的新评论

我要把这件事归入”雅马哈做正确事情的案例”中(Steinberg是雅马哈旗下的公司)。

先前的案例包括:

  • 雅马哈曾在Korg陷入财务危机时收购并注资拯救了这家公司,等到原管理层资金充足后又将公司卖还给他们[1]。

  • 八十年代雅马哈收购了Sequential(注:Sequential Circuits是最受推崇的合成器制造商之一)。多年后,Sequential创始人Dave Smith以新公司名义重启业务。在Sequential成立40周年之际,雅马哈出于善意将Sequential品牌使用权归还给Smith(这也要感谢罗兰创始人梯郁太郎说服雅马哈此举合乎道义)[1][2][3]

[1] [Korg发展史第二部分链接]
[2] [美国巨头:Sequential发展史链接]
[3] [相关新闻报道链接]

作者: mastazi | 发布于: 2025-10-23 06:51


11. Jackson__在”Google将Immich网站标记为危险”中的新评论

如果有谷歌员工在这里,我想举报一个更危险的网站。该网站流量中高达30-50%与恶意软件或诈骗相关,而且长期未被处理。

这个网址显示为adsense.google.com。

作者: Jackson__ | 发布于: 2025-10-23 05:30


12. hu3 在”谷歌将 Immich 网站标记为危险”中的新评论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 https://publicsuffix.org 这个网站。

作者: hu3 | 发布于: 2025-10-23 01:11


13. arccy 在 “Google 将 Immich 网站标记为危险” 中的新评论

如果你打算在子域名上托管用户内容,那么你的网站最好能列入公共后缀列表。这样最终会让各种服务意识到,被污染的子域名不会牵连整个网站……

作者: arccy | 发布于: 2025-10-22 23:30


14. NelsonMinar 在”谷歌将 Immich 网站标记为危险”中的新评论

一定要看看团队整理的完整版《诅咒知识》清单。https://immich.app/cursed-knowledge

作者: NelsonMinar | 发布于: 2025-10-22 23:29


15. jacquesm在”通过FIA漏洞访问维斯塔潘护照及个人身份信息”中的新评论

这不仅仅是一个漏洞,而是一连串的失误。比如说,那些申请人文件在完成既定用途后,根本没必要继续留在线上服务器——这完全违背了爆炸半径最小化的安全原则。

希望你们至少因此换来了终身免费门票。

作者: jacquesm | 发布于: 2025-10-22 20:48


16. 用户tester457在”我经常使用的脚本”中的新评论

我不是作者,但我猜他可能不知道这个配置的存在。

分享配置或知识的妙处就在于:总会有人帮你照亮认知的盲区。

作者: tester457 | 发布于: 2025-10-22 20:28


17. softwaredoug 在《身体从未忘记》批评讨论中发表新评论

这篇文章(及其作者)似乎对创伤理论持怀疑态度,这种立场与主流科学观点并不一致(暂且不论《身体从未忘记》中的观点)。

原文声称”创伤不会导致功能障碍或异常的大脑功能、生理或激素调节,而是不健康的人可能更容易受到创伤影响”,但这与已有关于不良童年经历的研究结论相悖。大量证据表明,不良童年经历的存在独立于其他因素,会直接导致健康状况恶化[1]。

此外,学界公认过往创伤会增加未来遭受创伤的风险[2]。

还有数据表明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边缘型人格障碍是相互独立的疾病实体[3]。

参考文献:
1-《不良童年经历与健康结果关联性研究》PMC期刊
2-《创伤暴露与再创伤风险研究》PMC期刊
3-《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边缘型人格障碍鉴别诊断》精神病学播客

作者: softwaredoug | 发布于: 2025-10-22 20:13


18. scrollop在”Meta裁撤AI部门600个岗位”中的新评论

你为什么要问那些经过公关部门包装的”企业使命”?

让我来总结他们真正的使命:

  1. 权力和金钱
  2. 权力和金钱
  3. 权力和金钱

人工智能如何帮他们赚钱并获取更多权力?

我可以给你列举几种方式…

作者: scrollop | 发布于: 2025-10-22 18:59


19. 用户 ceejayoz 在《Meta 裁撤人工智能部门 600 个岗位》中的最新评论

因为AI表现得太好,还是因为表现不佳?

“通过缩减团队规模,决策所需的沟通环节将减少,每位成员将承担更关键的任务,拥有更广泛的职责范围和影响力,”王在Axios获得的内部备忘录中写道。

这种说法实在令人震惊。我没想到他们居然白纸黑字写出来。

作者: ceejayoz | 发布于: 2025-10-22 17:14


20. scarmig 在”AI助手错误呈现新闻内容的比例高达45%”中的新评论

如果你仔细阅读实际报告(我知道这听起来很老派),就会发现他们是如何得出这些数字的。大部分错误都属于”来源问题”:AI助手没有为声明提供引用来源,或者(令人震惊地)引用了维基百科而非BBC。

其他问题在于:报告除了说明测试的是消费级模型外,甚至没有明确指出具体调用了哪些模型[注:后来发现在附录中有列出]。而且报告刻意避开了Anthropic(根据我的使用经验,这家公司在处理此类任务时表现最为出色),反而侧重测试Perplexity和(令人费解地)Copilot。文章还将最新报告与一年前的研究结论混为一谈,完全忽略了关键背景——技术环境早已今非昔比。

这篇文章存在严重缺陷。

作者: scarmig | 发布于: 2025-10-22 14:46